English

开启尘封的历史

1999-09-0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汪涌豪 我有话说

在本世纪,几乎没有什么能像抗日战争那样,激发起中国人集体的爱国热情。它简直就是关于祖国、民族这一类概念最庄严的宣示,是对同胞和寇仇、崇高和卑鄙这种截然对立最直接生动的演绎。如今,这场战争已经被史家写入典籍,成为静态的事相记录。但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欲作别有用心的掩饰,乃或轻描淡写的挥别,中国人的热血便被再一次地鼓舞了起来,是为《不应忘却的历史》一书的缘起。

该书新近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它以抗战时期出版的图书资料、报刊杂志为搜索对象,广泛摘录了当时文人作家、战地记者、军人和普通百姓所写的纪实报道、新闻通讯,还有一些日记书信,对那场战争以及战争中的人作了全方位的展示。据我所知,这些材料得来颇为不易,有些在本书编成之前一直尘封于书库,许多人事即专门家也多有遗漏,未暇顾及。现经两位编者悉心的搜讨,厘为《卫国血史》、《沦陷痛史》和《汉奸丑史》三种,洋洋三卷六册,180余万字,实在大有益于史家严肃的研究,并启示人们对这一段历史的回顾,切勿可忽视民间的声音。如此一部抗日战争史,庶几才不仅仅是重大的经济和军事较量的记录,还有更鲜活生动、声色毕具有社会史的内容。

当然,更值得推崇的还是编者所投托的那一份深刻的用意。如前所说,本书所摘引的,均为那个时代人的实录,因为是身临其境,目击其事,笔缠焦土与硝烟的气息,裹挟着战争所特有的残酷与血腥,所以剀切真实,激动人心。可以不夸张地说,翻览三卷任何一节,人们都可以感受到不同于一般史家著作和资料汇编的强烈的情感冲撞,整个人仿佛随之回到五十年前:腔子里是跳荡着的心,心中充溢的是急速流淌的血,风口浪尖,刀光兵影,挺立的成功英雄,趴下的则为败类,所有的一切都无可规避,不容些许转换。尽管就这些被选录的文字看,大多限于一人一事,但无往而不是敌我双方彼此消长的历史的缩影,一种关乎人性善恶和根本意义上的拷问。还有什么比战争更能见出一个人、一个民族的精神?还有什么比战争中的人更能捕捉和传达这种精神呢?

这样一种对精神的描画,对于今天我们这个亟待振兴的民族,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编者的序言说得谦虚而朴素,语气和他们的编选态度一样平稳安和。不过,由他们收笼来的那些血火中挣扎的人不能掩饰的激情文字,已足以彰明这一工作的意义:以那个时代亲历其事的普通人的记录,还一段真实的历史,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八年抗战,多的是无名的烈士,决没有无谓的牺牲;多的是得逞一时的野心,决没有可逃匿清算的罪恶。这一点大概是可以安慰一切善良的人们的。至于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着意开启这段历史被尘封的部分,实在是要人明白,今天还远不到忘记它的时候。当然由此引出的那一个严酷的命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是更不能有一刻忽忘的。

因为,对于这场战争的认识,与战争的双方尚未达成一致。对于作为政治延续的战争的合理与否,人们更是莫衷一是。所以,继过去年代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不惜以生命予以论证之后,现在还必须有《不应忘却的历史》这样的书,对一切崇尚强权者作耳提面命式的教训。这便是此书之于今天的又一重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